学生园地

社会实践进行时|金融科技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介绍

发布日期:2022-08-06   来源:金融科技学院   

  暑期过半,虽有疫情的影响,社会实践项目并未停歇,而是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结合线上方式开展,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中。本次分享的是获得校级立项的4组项目:

  项目一:“云参访”中共一大旧址,感受党的光辉与流传

  参与人员:王嘉璇,曹阳,庞欣雨,李柠文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本小组的实践项目旨在通过“云参访”一大旧址,自身感受党的光辉与流传的同时,面向全社会宣传与弘扬党的精神。小组成员将通过“人民网”的红色云展厅与“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数字建模小程序,以腾讯会议形式一起“云参访”中共一大旧址并进行感悟讨论;于线上设计针对全社会发布以“中共一大”为核心的问卷并发布,根据人民群众对一大的了解程度,得出有效的宣传方式;最后以腾讯会议的形式组织多场面向社会的“云参访”与《1921》观影活动,参与者表达观后感受。

  

  项目二:青春战“疫”,共同守“沪”——基于2022年上海战“疫”情况研究

  参与人员:王晨曦,于佳薇,冯铭茗,姜晓彤,胡雪娜

  该项目通过对本次上海疫情暴发时各个高校青年学子在校期间表现进行研究分析,并发现高校学子在上海疫情之际,积配合学校工作,主动承担志愿服务工作。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学校紧急展开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搭棚拉电,摆放桌椅,拉好防线,张贴标识,做好指引,随着后勤工作人员和学生志愿者迅速紧张的节奏,开展核酸检测的临时场所火速搭建起来。从搬运防疫物资、布置核酸检测现场,到协助验证身份信息、维护现场秩序,身着防护服的青年志愿者们化身成疫情防控一线最美丽的风景线,他们忙碌的身影,是绿茵场上暖心的色彩。无数个“我”组成“我们”,无数个“小家”组成“大家”,当学校、社会经历疫情巨大考验时,青年学子们通过力所能及的行动缓解彼此的紧张焦虑,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增强责任意识,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与担当。

  

  

  

  项目三:疫情封控下旅游业治理的社会调查

  参与人员:王闻颉,谭皓天,陈文琪,蒋智昊,丁兆聪,张毅弘,汤登峰

  在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之下,旅游业的运营发展显然成为了一个重大问题,本小组基于此背景做出以旅游业应对疫情封控下产业治理的社会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广大人民对于目前旅游业该如何发展,该向什么方向发展的看法以及意见,并且基于这些意见及结合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来综合研判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走向,对于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想法有更加清晰地认识,也能够为当前旅游业发展提出更为综合更为准确的发展建议,同时更加了解旅游业本身发展的优势和短板所在,减少对于自然环境的过分依赖,加大溢出效益,带动周边的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此使得旅游业有更为精确的发展或转型方向。

  

  

  项目四:用互联网思维解决流浪宠物的安置问题——以上海部分街道为例

  参与人员:张芝艾,王盈之,金笑炎,李作斌,陈艺航

  目前流浪猫狗已然成为城市治理的一大难题,安置、治疗和食物等问题有待解决,对社会有着极大的潜在影响。对此,我们团队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对此问题开展研究。我们先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来了解群众对该社会问题的认识,再与民间救助平台的负责人或者管理人员采取线上联系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运行机制以及难处。之后本小组将创建微信小程序平台,该程序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提交所见的流浪猫狗的外貌、品种和位置等进行信息共享,久而久之划定其活动范围,联合有爱心的群众所得的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消除用户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此次社会实践旨在能对社会问题有着更进一步的认识,洞察流浪猫狗问题的本质。

  

  除以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外,还有很多同学投入专业实习和实践中,在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的认知,丰富假期生活,后续将对更多同学的社会实践风采进行展示,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图/社会实践部 

  文/社会实践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