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加咖啡,我只要喝一杯;想起了过去,又喝了第二杯。”曾经,邓丽君的一首“美酒加咖啡”歌曲风靡大街小巷。今天,它换了一种形式,再一次引爆了全中国的年轻人。
近期,瑞幸咖啡和茅台酒公司合作,将咖啡和美酒完美跨界融合,创新制作出一款新产品——“酱香拿铁”,风靡全国。9月4日一面市,“酱香拿铁”就霸屏各社交媒体平台,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上市首日销售542万余杯,销售额超过1亿元。在上海,更是一杯难求,排队购买“酱香咖啡”成为一道风景线。
在消费萎靡的今天,瑞幸咖啡和茅台酒的这一创举产生了良好的广告效应,是一个很好的营销策略,是以创新的产品内涵和商业模式促进市场消费的一个好案例,也给消费市场带来了一些启示。
创新可以创造消费供给
在经济大环境不乐观,消费疲软的背景下,人们对消费更加谨慎,一般对传统的产品大多兴趣不高。尤其在改善性消费为主的今天,如果没有更好性能的产品和服务出现,很难让人掏口袋;只有更新奇更有内涵的产品和服务的出现,才会勾起人们的消费欲望。比如上海拥有8530家咖啡店(2023年数据),是全球咖啡店最多的城市。人们喝惯了传统的拿铁、美式,咖啡产品内涵多年不变,偶尔可能会在咖啡中加焦糖成为焦糖玛奇朵,或加海盐成为海盐咖啡,都只是一些小变化。而此次酱香咖啡确实是颠覆了咖啡内涵,刺激了人们的味蕾,促进了人们的消费热情。因此,激发消费活力,不是简单地“老调重弹”要求人们买买买,而是要研究消费需求和消费群体的喜好,着力在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上下功夫,让人们乐意为“心头好”买单,促进消费市场“燃”起来。
更多的跨界合作能促进消费创新的爆发
瑞幸咖啡和茅台酒是两个完全不同行业的产品,这次的酱香咖啡是跨界合作的表率。从品牌影响角度而言,两个品牌都有一定的著名度,两者的合作产生了全新的产品,酒产品跨界进入了咖啡产业,咖啡也从某种程度而言进入了酒业,两者既有传统更有创新,这次的跨界联手深层次推动了消费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不同目标消费群体价值观的融合可以促进新需求
许多消费者的消费价值观是泾渭分明的,但不等同于不能融合。比如,牛奶在传统概念中一般加在咖啡里,但也不是说不可以加在茶叶中,加在红茶里就成为了奶茶,也是年轻人喜欢的一种产品。这次的咖啡加美酒,也是不同消费价值群体的融合,可能喝酒的群体和喝咖啡的群体都能接受,还能吸引新的消费群体的喜爱。
作者: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民建市委经济研究所所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