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帮助学生重新定位自身价值,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院学风建设。11月18日下午,金融科技学院于2教507开展了初心课堂系列讲座之“筑梦励志守初心,博学笃行担使命”。本次讲座由学院党总支(筹)副书记(主持党务工作)褚红素主讲。19级全体新生参与此次活动。

初心课堂上,褚书记首先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诸多鲜活案例,分别阐释了“做人”、“树人”、“立德树人”的深刻含义。她劝诫学生“做人”重在守住三条底线:一是要守住生命底线,尊重生命,善待自己;二是要守住法规底线,心存敬畏,严于自律;三是要守住学业底线,勤奋刻苦,不断创新。她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切入点,多方位阐释了“树人”即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她着重指出“立德”的核心要义是教育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所谓“明大德”就是要时刻践行对国家、对民族的崇高历史使命,就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责无旁贷,就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匹夫有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胆魄,就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满腔热血。所谓“守公德”就是要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个人价值准则。青年学生守公德,就是使用文明语言、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助人为乐、遵纪守法。所谓“严私德”就是要青年学生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价值内涵。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和素质高低不仅体现在同社会关系的交往中,更与人们独自活动、无人监督下的自律意识密切相关。私德是悬挂在心头的一记警钟,是阻止陷进深渊的一道屏障,是提升自身修养走向完美的一座殿堂。
随后,褚书记向与会学生系统介绍了学院定位、人才培养方向、核心课程建设等情况。她强调,金融科技作为金融业、现代服务业、“互联网+”领域的交叉专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与竞争优势。她勉励学生珍惜大学四年光阴,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踊跃参与“挑战杯”、“理财规划”等科创类竞赛,立志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诚信品质的高素质应用型财经人才,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科创中心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最后她从兴趣、性格、技能、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简要阐述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基本模式与程序流程。她指出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生涯探索期,要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在充分考虑个人智能、性格、兴趣、价值以及阻力、助力等因素的前提下,依据自身职业倾向,找准定位,设立目标,付诸行动,才能一帆风顺地完成人生远航。
近距离聆听褚书记的指导并与其交流,使同学们受益匪浅。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为今后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进一步明确了学习方向,激发了学习动力。
文字:苏志宇、王正毅
图片:苏志宇


